技经观察 抗疫中大显身手的服务机器人,将迎来行业爆发?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更加懂得敬畏生命。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奋战在抗议一线,的医护人员周围,多了一些特殊的存在,它们的名字叫做智能机器人。...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更加懂得敬畏生命。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奋战在抗议一线,的医护人员周围,多了一些特殊的存在,它们的名字叫做智能机器人。

抗疫战线上,在医护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已有近千台来自不同企业、机构的机器人出,现在抗疫战场,助力疫情的预警和防治。

投入疫情阻击中的大部,分为服务机器人,工作场景基本可分为线上抗疫和,线下防疫两类。无论哪类环境中,它们都展现出了不小的潜力。

 ◆  ◆
抗疫一线机器人大展身手

在与新型肺炎的斗争中,很多医护人员都因“连轴转”而体力不支,却又不得不坚持在一线。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上岗缓解了,这一现象,主要包括智能导诊机器人、智能消杀毒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等。

智能导诊机器人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配备了北京猎户星空的两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其中一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无人导诊,自动响应发热问诊、引领病人及初步诊疗,并可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疗,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可能性。

北京市海淀医院部署了北京金山,安全的orion Star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借助该机器人,医生和患者可实现“远程双向视频问诊”。在护士台待命的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可根据医护人员发起的需求,到达指定位置或者,病床进行问诊,包括体温、查看舌苔情况等。

1台机器人能够帮助40多位患者进行,远程诊断服务。引入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帮助医生处理了前期问询、预诊等许多相对没有,那么紧急的工作,给医护人员腾出更多时间去,处理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这种非接触式的智能远程,问诊,为医生的工作增加了安全性。

智能消杀毒机器人

上海钛米机器人公司的多台消毒机器人已经在武汉各医院进行了临床使用。该消毒机器人能够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弥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及化学熏蒸法的不足,可以满足更高水平,的消毒要求。具体而言,该消毒机器人人机分离,拥有自主导航技术,还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并自主避障。不仅如此,该机器人还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消毒。

智能配送机器人

智能配送机器人前往一线,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患者和,病毒的可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赛特智能科技的,两台智能机器人。它们集成了无人驾驶技术,可自主识别读取,地图和工作环境,建立信息库,自主规划路径和自主充电,每台智能机器人的,工作能力相当于3名配送员,可实现点对点物资配送,从而降低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深圳普渡科技已在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医院完成了63台,配送机器人的部署,机器人可根据医院需求分别,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食品等工作;它们可以开展一些简单,又耗时耗力的递送工作,让医护人员省下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更加急切的事,同时也可避免在递送路上,的感染可能。

  ◆  ◆
疫情防护中机器人各显神通
除了在一线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的智能机器人外,在线下进行疫情防护宣传,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场景,中也能看到智能机器人忙碌的身影。

测温巡逻机器人

在深圳黄鹤检查站,优必选科技与公安部,合作研发的警用巡视机器人“建国”忙碌地工作着。“建国”在高速公路防护重点地区24小时,不间断自动运行,实施巡逻与现场监控,它能够对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实现动态体温检测,分担民警、辅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巡逻任务,降低人员被交叉感染的几率。

同时,该巡视机器人还可以使用警用pdt,加密数字集群网络,从指挥中心直接发起,对现场的指挥、处置,指令时延小于200毫秒,可加快现场的反应速度,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拦截。

广州市南沙区万达广场,启用了名为“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的5G机器人。它是一款可用于测量体温,的巡逻机器人,搭载了5个高清摄像头,能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一次性测量10人体温,温度误差为0.5摄氏度,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千巡机器人”可在机场、车站、广场、医院、社区以及重点卡口路段,启用疫情防控模式,借助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协助一线民警,在危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排查、防控任务,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人员检查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目前该机器人的驰援点,包括广州、武汉、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

智能配送机器人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全国上下开启了“禁足”模式。在全民宅家的背景下,快递、外卖配送服务的,需求量明显增高。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多平台纷纷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但外卖配送员人手有限,在冒着危险工作的,同时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递送需求。这个时刻,智能配送机器人便成为了,重要帮手。

广东某疫区内,一清创新科技无人驾驶物流,车“夸父”承担了后勤仓库与病房、病房与垃圾站、超市与小区等地点,之间的物资物料运输任务。“夸父”一车可以装载75个小箱子,每箱能装20斤货物,单趟可以配送1500斤的,蔬菜瓜果。目前,一清科技的无人车平均每车全天候,安全运营1万公里。

美团近日也启用,了无人配送车,为北京市顺义区多个社区,居民配送果蔬食品。美团与中国联通合作,优化区域内的5G网络,已经在买菜服务站点配备了,无人配送车,开始常态化配送运营。配送范围内的居民下单之后,智能调度中心系统会被订单指派给,无接触配送车。无人车取货之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无接触配送点。随后顾客自行取走,货箱中的物品,全程隔绝人们之间的接触。

企业复工后,写字楼对智能配送机器人,的需求也会大幅增长。写字楼是人流高聚集地,其中办公楼中的电梯,更是高危场景,来往人员因取餐,容易导致交叉感染,而配送机器人或者说送餐机器人,的功能便可以解决最危险的一环。

上海的一些写字楼内已经配备了,无人配送机器人。经过物业测温的外卖员或快递员将外卖和,快递放进机器人后就能离开,机器人可自行通过闸机、电梯等,负责将物品送到各个楼层。这样能避免外卖或,快递在楼下堆积、用户领取时出现聚集等问题。

  ◆  ◆
疫情催化下,服务机器人行业能否迎来,爆发
(一)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目前处在发展早期阶段。参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的分类,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随着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仅为32.2亿美元,从13年开始,全球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自2016年起,年增长率在30%左右且还在逐年上升。根据IFR数据,2018年底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2.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2.3%。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呈,繁荣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之一,在国内技术、投资、政策以及需求的刺激下,近几年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8.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3.9%。

但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关键技术待突破。目前,国内将服务机器人定位为满足,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关键设备,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水平,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现有机器人产品局限于单一,场景、单一任务,尚不能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与人们期望的能够执行通用复杂,任务的服务机器人还存在不小差距,人机交互、柔顺控制、功能仿生、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仍制约着服务机器人发展。

二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广阔,不少人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加上至今为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对于产品标准,仍缺乏统一规范要求,因此很多企业只是想,利用相关的政策扶持,来实现自己的资本运作。这就导致了市场上,很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内整个市场,的行业水平。

三是成本高昂,普及困难。不论是服务机器人,的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其开发和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加上这是一门综合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综合性产品,所以本身的生产成本就,决定了其昂贵的价格。因此,大多数能进入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主要还是以扫地机器人为主,真正用作护理、陪伴的机器人数量极少。而商用服务型机器人更是只能,被各大型商业服务机构所使用。高价格(高价格)门槛使得服务机器人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还存在困难。

(二)疫情有望成为行业发展催化剂在此次疫情中,各类服务机器人发挥的作用的确让各行各业清晰地认识到服务机器人,在行业内的商业价值和服务价值,而不是企业为了招揽,顾客而搞出来的噱头。

同时,机器人也正式切入了人们,生活领域。无论是隔离医院、生活社区,还是写字楼,当机器人进入到,这些场景以后,人们可以慢慢习惯,机器人的融入,机器人有望成为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

但应用场景的不断变化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也是新的考验。无论是消毒机器人还是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其移动场景是预先设定的。消毒机器人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医院场景,比如走廊等地方就是,机器人的工作死角。针对院内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而言,可以解决医疗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相关感染问题,但存在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移动服务机器人效率也,不够高,该类机器人需要在人、机器人共同存在的,环境中执行任务,这类环境不同于大规模改造,的工业环境,因此技术上无法达到非常,高的运行效率。而考虑到环境中的复杂情况、行人避让、任务多样化等因素,目前机器人只能,牺牲一部分效率,保证运行稳定安全。

突如其来的疫情暴露了,服务机器人行业现存的问题,同时加速了机器人应用进程。疫情结束后,服务机器人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可以肯定的是,战役过后,服务机器人市场,将会更加理性。未来,机器人企业能够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那么服务机器人行业必将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作者丨张宇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